一、战略思考力(可以把握你的未来)
第一章-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再管理
1、我们清晰自己企业去哪里,这条路有多远,不要凭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力量,自由操控,进化是必然的,只有进化到更高级的生存形态,才能适应“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竟争环境
2、管理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控制组织进化的方向和结果,但最终的目的却是为不再管理-当组织的处我更新和修复机制形成后,管理会变的越来越多余。
一、不堪重负的心脏
1、企业好比心脏,在年青的时候,心脏只有拳头大小时,去负责全身血液的运输与收回,直到一天,自然消耗或环境恶化,心脏的供血能力衰退,为了生命继续下去,计划换心脏,这个心脏基业长青的梦想开始。当你开始造心脏时,你会发现研究出的心脏,很多无法顺利将血液送到身体各个器官,过大,过高,都是不可以的,原来动力只是一部分来源心脏,如果不激活血管协调运作,人造心脏的功率再大,也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管理的奥秘也正在于此
卓越的领导者不可能像水泵一样,凭借”蛮力“管控企业的各个“器官”。首先企业内部建立一套系统,与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层级、各个职能、各个岗位达成有效共识,并逐渐开成一套管理规则。让每个组织中的成员自动自觉遵守执行。只有这样,当指令发出后,才会以管理规则为载体,将脉冲信号以组织共振的方式传达下去,上下协同运作,有最小的功率,实现最大的执行效果。
2、当组织中的特定的频率形成以后,管理都不再需要再管理了。紧张时候,心脏会自动加快,保障各个部门的供氧量,休息,也会自然降频率,得到充分的调整,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机体能最短的时间内改变状态,适者生存,这就是量化管理模式给企业带来的革命性变革
量化管理:目标进行科学分解并找到达到目标的关键路径,利用项目分解的方式找出关健路径中的重要决策点,针对重要决策点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工作流程与评价标准,保证不管何时,何地,何人在进行重要决策点工作都能按既定方法去做,既定的标准要求也是一种标准工作模式,每个关健路径上的重要决策点的标准往往是最易理解和掌握量化数字,因此这种模式被称为量化管理模式。
量化的特点:
1、量化管理它不同于精细化管理,事无轻重地全面细致到毫厘之间,只会让管理更为复杂。
2、量化管理不同于数字化管理,管理的对象不但有定量机制,还有定性的特珠机制。
3、量化管理不同于标准化管理,它是一整套工具和理念相结合的体系,而非某一个平上的操作系统
4、量化管理不同于项目化管理,它不但对事定量,而对人也定量。
量化管是一颗可以永跳动的心脏,管理必须从经验性向科学性进化。